无障碍阅读 | 开启适老版 | 办件统计

衢州市应急管理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及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4-12-23 16:38:53 信息来源:衢州市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77 字体:[ ]

2024年以来,衢州市应急管理系统在省应急厅的坚强领导下,以固本强基为主题,围绕统筹发展与安全主线,常态化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全力确保全市安全形势平稳有序。1-11月,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5.5%、13.9%;未发生因灾亡人事件。2024年5月,衢州市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安全发展铜鼎”。

一、2024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建强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一是从无到有,夯实站队建设“关键基础”。坚持“应消一体、站队一体、防消一体”,高质量推进基层站队建设。全市103个应急消防管理站中有96个为单独设置,单设率达93.2%,市级验收达标率100%,基层人员持证率95.2%。今年以来,举办各类基层站队技能竞赛、轮训演练300余场。二是从分到统,找准综合治理“有力抓手”。立足应消站“小安委办”“小防减救灾办”职能定位,制定联席会商、联防工作、清单交办闭环等运行制度,细化工作职责和流程。全面梳理基层应急、消防领域执法事项,推动执法队伍下沉、委托执法,截至目前,乡镇(街道)办理案件占比82.3%。三是从弱到强,检验站队一体“实战实效”。今年汛期,各基层应消站统筹各方力量,协调开展隐患排查、应急救援、物资调配及人员转移等工作,共防控灾害隐患点336个,开展救援247次,转移涉险人员8321名。专职消防队发挥前端作用,全年共参与火情处置657起,处置占比97.9%,专职消防队先于国家综合性消防队到场462起,先行处置成功338起。

(二)构建全链条风险隐患治理体系。一是扎实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建立“1+10+19”方案体系,明确市县两级任务3180项。用好“4353”工作范式,统筹推进工作落实,行动开展以来,全市累计检查企业场所8.6万余家,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安全宣传140.89万人次。二是扎实推进危化监管“六条硬措施”。理顺了市应急局和智造新城监管体制。投入资金985万元,采购高层次驻化工园区专家指导服务。建立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飞检”机制,严管试生产项目、桶装易燃液体、特殊作业、承包商作业等事故易发环节。建立“三前、两书、五关”机制,提升项目审查效率和质量。严格执行“六个一律”措施,10月以来,开展主要负责人计分37次,立案处罚13家。三是扎实推进工矿领域综合治理。实施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行动,对155家高风险工矿企业“一月一类型”精确化帮扶提升。稳步推进工矿领域“一件事”改革,“园中园”、“厂中厂”100%完成省级下达任务,大中型企业100%完成安评。全省试点推进矿山数字化建设,辖区尾矿库和中大型矿山企业完成数字化监管系统建设。

(三)优化现代化应急指挥体系。一是推动指挥体制“提效”。整合两办、应急、公安、消防等12个部门资源,挂牌成立综合性应急指挥部,各有关部门集中联合办公值守。建立“1+12+3”协同联动的应急指挥机构,落实“平时+战时”四级指挥调度机制。二是推动指挥平台“提速”。归集多部门系统数据,建设物联感知采集平台,实现第一时间精确定位处置。今年梅雨期间,累计推送预警信息60余万条,成功避险山体滑坡等突发险情10起。完善“一键指挥”调度功能,关联调度灾害事故地点周边3公里内应急队伍、专家、资源、避灾场所、视频等要素,实现应急指挥调度可视化、智能化。三是推动指挥机制“提能”。各专项指挥部制定各领域应急响应操作手册和指令清单,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固定战术打法。承接“四省边际城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区域协同标准”国家试点,建立衢黄南饶四市协同的气象灾害递进式预报体系,提升区域预警服务水平。

(四)推进事故灾害防御工作手册体系。一是防汛工作手册。今年梅汛前,结合我市历史雨情、灾情数据,深入研究山洪、地质灾害致灾机理,编制《防汛工作手册》。将气象网格雨量作为激活“1833”联合体系的标准,应急响应机制延伸至基层村(社),并逐级细化防汛职责,明确到责任人20060名。二是雨雪冰冻防御手册。编制《雨雪冰冻灾害防御工作手册》,将易结冰的桥梁、隧道、路段作为重点进行管控,细化每一点位、环节的责任人和物资储备情况,编制重要路段防御力量、物资部署表和作战一张图,实现一图指挥、一图调度。三是危化企业工作手册。聚焦解决危化企业按什么体系管、关键环节风险怎么控、隐患排查按什么标准查等问题,编制危化企业“一企一册”。手册涵盖事故报告和应急指挥、事故应急处置原则、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等六大块内容。截至目前,全市危化企业已实现“一企一册”全覆盖。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衢州市将坚决落实省应急厅各项工作要求,扎实推进除险保安、治本攻坚、基层基础、群防群治,全力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筑牢安全底板、守牢安全底线。重点攻坚五个方面:

(一)理顺一套工作体系,提升统筹协调能力。一是健全安委会(防减救灾委)运行体系。调整完善安委会“1+10”、防减救灾委“1+6”组织框架和职责分工,高效运行“4353”工作范式,完善贯通防汛防台“1833”联合指挥体系,强化全过程闭环管控机制。制定出台新兴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职责仲裁机制,明确原则、程序和内容,全面落实“三管三必须”工作要求。二是健全安全监管体制。推动应急部门与开发区安全监管有机融合,建立完善派驻人员工作运行机制,协调解决开发区执法资格问题。三是健全灾害事故“1618”指挥救援体系。制定出台灾害事故“1618”指挥救援体系方案,细化应急指挥部“1+6”编制运行和“1+8”现场指挥部组建方案、运行流程图。谋划建设四省四市数字化指挥平台、四省边际国家级救援基地,打造省际应急救援协作的“衢州样板”。四是健全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按照最新建设运行标准,做优配强软硬件,提质升级55%以上应急消防管理站、专职消防队。探索建立基层应消工作监测评价“融指数”,定期检测纠偏,助推工作落实。探索构建“三管三必须”、站队融合、警应消协同、区域协作、无人机运用等实战通用场景,打造“家门口的应消站”品牌。

(二)实施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提升安全治理能力。一是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结合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持续开展道路交通、消防、工矿、危化品、电动自行车、燃气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持续深化“五防”举措。用好用足“8118”指导服务机制,综合运用督促提示、警示通报、挂牌督办、工作约谈、动态晾晒,倒逼工作落实。刚性落实事故责任认定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倒查“两个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和问责指引,规范工作流程,避免问责泛化。二是深化工矿安全监管能力提升行动。出台乡镇(园区)社会化服务制度,规范中介机构社会化服务流程。以“小切口、现场式、竞赛式”模式组织开展工矿监管人员培训。督促企业组织开展员工级、班组级、公司级三级“自下而上”岗位风险辨识,形成包含主要风险、管控措施、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置措施的“一岗一卡”,提升风险辨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三是深化执法规范年行动。成立“安责险”服务保障中心,督促安责险承保机构通过服务统一派单、统一标准、统一考核,提高安责险事故预防服务质量。完善县乡分级分类监管执法,推动事项委托或赋权、力量下沉乡镇(街道),督促基层案卷规范化办理,提升执法质效。四是深化防汛防台抗旱能力提升行动。优化自然灾害防御联合值班工作机制,细化派驻人员、督导检查等职责要求。制定自然灾害领域隐患排查责任倒查机制,明确责任追究细则,压实各行业领域隐患排查、监督、整改职责。五是深化乡镇森林防灭火规范化建设行动。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防灭火工作,推进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项目。以规范化建设为载体,强化扑火救火、宣传教育、基础设施等工作,确保涉林乡镇100%完成森林防灭火规范化建设。

(三)做强一批支撑保障平台,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一是发力平台建设。着力构建市、县、乡三级上下贯通、协调联动、机制健全的应急指挥体系,实现应急指挥部体系实体化运行。全面整合各部门应急指挥业务系统和视频监控,实现一个平台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完善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御“一域一册、一企一册,一县一册、一乡一册”工作手册体系,常态化开展专项应急指挥处置和演练。二是加强技术支撑。2025年化工装置设备淘汰更新工作投资额达到1亿元以上,高标准建成并使用衢州市化工行业数字化监管应用平台;在高危行业推行自动实时监测预警设备配备,实现危化、矿山、钢铁、铝加工、涉爆粉尘企业预警监测系统安装使用100%全覆盖。三是补强装备物资。迭代救援装备体系,科学制定储备计划和配置目录,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应急通信保障,提高“三断”条件下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完成市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优化库点布局,争取实现多灾易灾地区储备物资库(点)全覆盖。

(四)聚焦一个危化领域安全,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一是理顺监管体系。调整局机关危化品安全监管职能,落实危险化学品全过程监管。督促化工园区足额配备危化监管人员,在编人员执法证应取尽取。参考借鉴基层应消体系建设,推动化工园区监管能力建设,实现从有队伍到有能力的提升。二是加强源头管控。持续完善“三前、两书、五关”机制,提高行政审批质量。建立高水平专家预审机制,从项目决策开始提供全流程咨询服务,让企业“走弯路”。三是深查实改隐患。配足配齐高水平驻园专家服务团队。组织对重点化工企业开展至少一轮全覆盖的深度检查,助企破解安全生产问题隐患。四是严格监管执法。制定危化领域监管执法操作细则,严格执行“三个一律”措施。紧盯试生产项目、桶装易燃液体、特殊作业、承包商作业等重点环节,加强针对性监管执法。五是高效应急处置。持续完善危化企业“一企一册”应急工作手册机制,全面落实全员培训、全员考试、全员演练等工作。六是产业配套保障。推动龙游县化工园区在2025年底前完成创“D”工作。推动智造新城启动化工实训基地升级项目,龙游县、江山市等四县基本完成仓储基地项目建设。

(五)强化一套党建引领打法,提升履职担当能力。一是强化政治机关建设。开展“四强”党支部建设,以党建统筹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推动项目克难攻坚,常态化落实局党委对支部巡查、考核和巡听等制度。二是加强干部关心关爱。积极落实应急系统特岗人员意外伤害保险和事业人员津补贴,筹建应急管理公益基金,用好容错细化清单,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履职尽责。三是激励干部成长成才。深入实施应急管理领域“三支队伍”建设行动,认真执行干部成才管理办法,制订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举办“应急大讲堂”业务培训、全市应急管理干部综合能力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