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衢应急函〔2023〕13号
朱俐委员:
你在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优化开发区(园区)应急管理执法工作的建议》的提案(第279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开发区(园区)是安全发展的主战场,生产经营单位数量多、经济总量占比高,企业安全监管任务繁重、地位特殊。近三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43起,其中发生在开发区(园区)的有26起,占比约完成60.5%,是事故的高发区。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铁腕治安的安全治理主基调,将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作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抓手,并依托“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契机,在加强开发区(园区)应急管理执法工作上作了一些探索和努力。据统计,全市6个开发区,均设立了应急管理机构,目前实际在岗125人,持有执法证34人,具有专业背景25人。其中,有2个开发区实施委托执法,2021年以来,共移交案源44个,办理案件25个。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正视存在问题。提案提出的开发区应急管理执法问题确实不同程度存在,尤其是开发区是否具有执法主体地位、监管与处罚分离后的执法衔接以及市县开发区执法力量不足、专业性不强等问题,是当前困扰安全执法最为突出的问题。一方面,上级尚未明确授权开发区(园区)的行政执法权,部分开发区(园区)如智造新城、智慧新城应急管理局,对自身是属于行业主管部门还是属地监管部门的地位仍存在较大困惑,处于“无执法权、无执法队伍、无执法资格”的“三无”境地。另一方面,2019年机构改革后,应急管理部门整合了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矿山、工贸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以及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等有关应急抢险和灾害救助、防震减灾等方面的应急管理职能,共计行政检查事项240余项、行政处罚事项280余项,执法事项多、专业性强,加上执法对象点多量大面广,仅工矿商贸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对象就有6万多家,导致执法权委托、移交难度较大,基层难以有效承接。
(二)积极对接协调。局领导高度重视市本级开发区(园区)的应急管理执法工作,尤其是针对大综合一体化改革的新形势、新特点,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与智造新城管委会对接两城委托执法工作。经对接,因两城应急管理部门执法主体依据尚未明确、编制不足、人员成分复杂,在应急管理执法权承接上尚未达成一致共识。根据省委《关于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 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意见》要求,对在法律法规授权的开发区(园区)实施委托执法,要求开发区(园区)以自身名义开展执法活动;对未实施委托执法的开发区(园区),由市县应急管理部门开展执法。目前,两城范围内的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与事故调查仍由市应急管理行政执法队负责。
(三)开展广泛调研。局分管领导多次赴县级开发区调研,就开发区(园区)执法力量不足、体制机制不顺、执法保障欠缺等问题进行督促指导。目前,龙游县下派2名干部下沉开发区执法,江山市应急管理局已将事故紧急处置权和5万元以下行政处罚权赋予江山经济开发区。7月7日,我局分管领导专门召集市委编办、市市场监管局、市综合执法局及智造新城、智慧新城和4个县级开发区就优化开发区(园区)应急管理执法工作开展面对面交流、点对点剖析,并就下步强化执法理念,深化属地部门协作提出明确要点。
二、下步深化措施
下步,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部署,积极理顺体制机制,健全执法体系,配强执法力量,强化数字赋能,着力构建权责统一、高效联动的开发区(园区)应急管理执法模式,切实提升经济主战场的安全保障支撑能力。
(一)积极向上呼吁。关于开发区应急管理执法资格问题,我们也将积极向上呼吁,争取省级部门的重视。据悉,2022年底,省里已经形成《开发区管理条例》草案,下步待执法主体明确后再及时作相应调整优化。
(二)优化机制建设。体制不足,机制来补,我局探索了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安全服务保障“一本账”等制度机制,对42家重点企业、39个重大项目建立了存量高风险隐患、工伤事故、亡人事故情况“一本账”,汇集、研判企业事故和执法数据,并聚焦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维度,出台八大服务举措,推动运动式整治向常态长效治理转变,从“末端治”走向“源头防”。
(三)强化技术支撑。力量不足,技术来补,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和数字化手段,深化“大数据+指挥中心+精准执法”新模式,实现前端感知、识别、处置,提升基层执法效能。如以应急指挥中心全面融入市域治理中心为契机,依托中心“无人机综合飞一次”应用,提升线上巡查比例,利用“智能巡检+AI感知+智慧执法”数字化手段,46类智能算法能识别水域治理、森林防火、城市运运行领域79种重点场景。同时将“综合飞一次”数字化应用贯通基层智治、城市运行等系统,对接掌上指挥系统,构建起实时调度、实时交办、实时协办的线上一体化执法模式,实现部门和乡镇任务一键交办,不断提高数字执法和“非现场”执法能力。
(四)强化常态培训。专业不足,培训来补,针对基层执法队伍人员变动大、新手多、业务疏等特点,着力打好“提能、强基、增效”组合拳,固化每周五执法法规业务培训、每月现场执法教学、每年执法比武等载体,实行“导师帮带成长计划”,通过“一带一”、“老带新”等多种形式,有效激发执法工作新动能。
(五)加大执法保障。主要是加大人、财、物的支撑。人员力量方面,根据《浙江省应急管理厅 浙江省司法厅应急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检查员和社会监督员工作实施细则(试行)》要求,强化辅助技术力量支撑,建立一支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技术检查员队伍,以弥补执法干部配备不足的问题。前期,经多次与市委编办沟通,因当前处于机构改革期间,全市编制冻结,暂无法培育一只自有专业队伍,拟以劳务外包方式解决,市委常委会已同意相关经费列支。通过引入专业技术力量,为应急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协助开展执法工作。财物方面,市财政局加大保障力度,已列支60余万建设应急执法办案区,采购一批5G执法记录仪、多功能气体检测仪、矿用通风检测仪、激光测距仪等应急执法装备,进一步提升了执法保障用车。
感谢你对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为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争当“两个先行”示范窗口、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衢州实践建好言献好策。
衢州市应急管理局
2023 年7月24日
(联系人:吴婷,联系电话:1775702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