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衢州市“电气焊安全监管服务一件事改革”新闻发布会举行。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汪史唯介绍有关情况,市应急管理局基础处处长赖勇军、市应急管理局危化处处长姚雪飞、市应急管理保障中心主任卢健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市应急管理保障中心主任卢健主持。
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汪史唯作主发布——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全面深化重点领域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化解,今年以来,市应急管理局针对电气焊无证上岗多、人员流动大、违规动火作业监管难等问题,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始电气焊作业数字化监管探索,谋划上线“焊智保”全链条数字化监管应用,实现电气焊作业从“以人管人”向“以码管机、以机管人、以智管焊”转变。
该应用自2023年6月上线以来,累计覆盖全市涉电气焊企业3567家,接入电气焊作业人员6812名,电焊机智能终端加装3575台。应用已在省内杭州、绍兴等多地复制推广,上海宝安区安委办等多家单位带队来衢调研。我们总结的《“以码管机、以机管人、以智管焊”-浙江省衢州市数字化治理电气焊作业》等信息被《中国应急管理报》,《浙江省政务信息》等多渠道刊发,还获得了省、市领导的批示肯定。
在经验做法方面,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赋码加芯,数字化重塑电气焊作业流程
一是数据归集,底数“一门清”。针对电气焊作业底数不清、监管数据不统一等问题,通过打通部门壁垒,强化协同共治,全面归集应急管理、市场监管、住建等多个部门特种作业操作证、建筑施工操作资格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证等数据库累计400余万条数据,精准覆盖电气焊企业、作业人员、电焊机终端等相关信息。二是设备加芯,操作“一码通”。以往电焊机管理存在流动性强、监管难等问题,通过对电焊机赋码加“芯”,操作工凭特种作业证入库,开通专属电子工牌,“人、码、机”三方互相验证联合控制,实现对电气焊作业全流程、可追溯管理。三是云端监管,作业“一张图”。紧盯电气焊作业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作业数据一图展示,实现管理要素的集成可视化、智慧化,确保作业数据可查、可追、可究。电焊工的作业数据、安全记录、违规行为等信息实时上传云端进行统一管理,目前已归集作业记录数据2.9万条。
二、制度再造,全方位护航电气焊安全作业
一是提供全面制度保障。为保障“焊智保”应用贯通落地,衢州安委办制定印发了《衢州市全链条电气焊作业专项整治方案》、《衢州市电气焊安全监管服务“一件事”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机制。完善《衢州市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办法》,对于核查出的无证、假证上岗问题,给予一定奖励金。
二是构建风险防控体系。针对作业人员、作业过程建立“线上监控+线下核查”的联动管控机制,切实将安全防范工作前移,对电焊机终端已注册但超1个月未开机使用、开机时长超12小时等多种异常情况均纳入监控预警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异常清单,推送执法部门现场检查。
三是贯通基层治理体系。联动市委政法委等部门,将无证电气焊作业源头排查相关工作纳入基层“141”工作体系和乡镇安监员、网格员巡查事项,实行网格化管理。
三、优化服务,全过程保障电气焊产业发展
一是优化企业服务举措。完善《衢州市应急管理局重点企业“一本账”服务十条举措》,针对涉焊企业构建“执法+普法+安全服务”三位一体执法服务机制,常态化“周二普法日”,对相关企业开展涉焊安全生产指导专家服务。深入全市涉焊高频企业开展“电气焊动火作业十不准”知识科普服务,累计覆盖企业员工3000余人,有效强化企业员工对电气焊作业安全知识的认知,助力企业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
二是建立应用保障体系。组建由安委办主任任组长的工作专班,明确工作任务清单,广泛收集企业、作业人员对系统使用的意见建议,持续优化系统功能。组建维护技术服务团队,明确“7*24小时电话支持,30分钟内上门,1小时内完成故障处理”的SLA服务保障。与保险公司、第三方服务机构对接,探索与“安责险”服务进行深度融合,将后续每年维护费用纳入企业安责险保费,将“焊智保”应用纳入第三方服务机构服务内容,一方面减少企业负担,一方面依托第三方力量做好保障,真正实现“为安全加码,为企业减负”。
三是优化考培和就业服务。在“浙江省安全生产网”开设电气焊作业理论培训专栏实现线上免费培训,参与人数已超万人。组织特训班、定点辅导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并增加电气焊培训考试班次,取证合格率明显提升。依托培训机构探索组建特种作业劳务分包公司,完善持证人员考培体系,进一步规范电气焊特种作业劳务用工市场。
下步,我们将继续紧紧围绕省、市有关要求,推动应急管理全领域有关工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还就大家关心的问题
回答记者提问
浙江日报记者提问:请问特种作业人员要去哪里参加培训?今年电气焊专项整治以来,电气焊报名人数激增,为优化培训服务,实施了哪些举措?
市应急管理局基础处处长赖勇军回答:
目前,衢州市共有6家安全培训机构,特种作业人员可以关注“衢州应急管理”公众号,查询安全培训机构信息,或在线进行培训报名。培训结束后,由培训机构统一进行考试报名。
在优化培训质效方面,我们发布了《加强特种作业培训考试服务6条举措》,一是培训机构开通多渠道、全天候报名咨询服务,学员可以通过电话、线下等方式报名培训。培训机构周末均有人员在岗在位,接受现场报名咨询。二是已增加培训班次,新训报名人数达40人即可开班,并增开夜间培训服务。三是对于参训人数达到培训开班条件的企业,培训机构提供“送教入企”服务,缓解企业工训矛盾。四是培训机构提供全天候在线答疑服务,周一至周日均有老师在线指导学员学习,解答学员疑惑,帮助学员完成线上学习,提高培训质量。五是建立培训预考制度,培训机构在学员完成大纲课时学习后,组织学员进行模拟考试,巩固特种作业知识,提高考试合格率。2023年以来,共有3600余人通过电气焊取证考试,取证人数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倍以上。
浙江之声记者提问:请问目前我市安全生产考试的基本情况如何?在优化安全生产考试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市应急管理保障中心主任卢健回答:
我市安全生产考试工作为省安全生产考试中心委托实施。目前市应急管理局下属考试点共有4个,分别为市本级安全生产考试中心,以及龙游、江山、常山县三个县级考试点。主要负责我市范围内从事危险化学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和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和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考试。
我市目前开设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考试共6种,分别为:高压电工作业,低压电工作业,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即电焊),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即高处)、煤气作业和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其中,前5类考试在市本级考试中心和部分县级考点均有设置,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在省直属巨化考点进行。
在优化考试方面,我们全面开展了考试点的自查自改,减少安全隐患。优化考场布局,同一场次考培员数量由2名提升到4名,同时可容纳考生数量提升2倍。开展市级电气焊考培员技能提升再培训,严格落实考试过程管理。积极向省应急管理厅、相邻地市调配考评员,开通周末场次,增加考试频率,及时消化考试需求。电气焊考试合格率明显提升,平稳渡过电气焊专项整治的考试高峰期。
衢州日报记者提问:请问,目前特种作业的有效期是否到退休就截止了?
市应急管理保障中心主任卢健回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0号)等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特种作业人员应当符合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主要原因为:考虑到特种作业属于高危作业,已达退休年龄的人员无论从法律要求上还是身体状况上均不再适合从事该类作业,故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到退休年龄为止。
目前女性职工可申请延长退休,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可以申请延迟到实际退休年龄(55岁)截止。具体需要由本人自行申请办理延迟退休,按流程报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向人社部门申请延迟退休。延迟退休审核通过后,在证书复审时,向应急管理部门提前申请有效期延期。男性职工目前无法申请有效期延期,只能到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60岁止。
衢州电视新闻综合频道记者提问:请问我市化工类企业的电气焊作业目前已实行作业票管理,是否还需推行“焊智保”应用?
市应急管理局危化处处长姚雪飞回答:
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全省所有企业均纳入电气焊安全监管服务“一件事”改革范围。化工企业动火作业安全风险高,为加强安全管理,目前我市已在化工企业中全面推广动火等特殊作业电子作业票系统,该做法得到应急管理部的充分肯定。为便于企业操作,下步我市将结合“焊智保”应用的推广,对动火作业电子作业票系统进行升级,打通相关数据。
(来源:衢州发布)